陈晓敏是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曾获得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举重女子63公斤级比赛金牌,以及9枚世锦赛金牌,并且11次打破世界纪录。
近日,有一条与中国举重奥运冠军陈晓敏相关的旧闻,被自媒体翻炒,并出口到了国外社交平台上,甚至受到了大量反华媒体的引用。炮制该文章的自媒体所用的标题是,《奥运冠军陈晓敏:399万元高价卖掉所有金牌,辞去公职举家移民》。
作者在文章开头,用颇为“惊悚”的句式写道:正当所有人都认为陈晓敏将会转向幕后,继续为中国举重事业发光发热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了出来:她将自己职业生涯的所有奖牌对外售卖,最终获得了399万元的高价,后辞去公职举家移民。
这种春秋笔法外加标题党的文章,将一位在职业生涯中坚韧不拔,为中国争得莫大荣誉的运动员,抹黑成了一个即便抛弃过往荣誉,也要赶紧离开祖国的特权人士。
事实上,陈晓敏拍卖奖牌与出国移民,根本毫无因果关系,前后时间相差了十年左右,而且拍卖所得并不是为了带资移民、转移财产,反而是为了国内的慈善事业。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03年3月10日奥运冠军陈小(晓)敏金牌公益活动9日在广东江门举行。拍卖所得及接受社会捐赠善款总计117万余元。
报道中还提及了,本次慈善拍卖的第二次活动将在有“举重之乡”美称的东莞市厚街举行。届时将拍卖陈晓敏的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金牌,以及她在其他大小赛事中获得的金牌。然而,第二次拍卖总计所得多少钱,可能是由于年代久远,并没有正规媒体的报道可以佐证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在2007年8月8日的报道中,仅提及了陈晓敏的奥运金牌拍卖所得为128万元,并将其捐赠与广东鹤山农村的一所希望小学。此外报道还提到,陈晓敏退役后成为了《羊城晚报》的团委书记,这就是自媒体文中所传的“公职”。
这总计399万的拍卖善款是出自哪里呢?从时间上来看,最早发布这条信息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网络论坛。文章标题为《2003年,奥运冠军陈晓敏以399万拍卖所有奖牌,全部所得捐建学校》,其中提到了陈晓敏两次拍卖所得总计为399万元。而其他自媒体所使用的信息,大多源于这篇文章。不过比起那些标题党加春秋笔法,原文的标题还是比较正常的,内容重点在于回顾陈晓敏的运动生涯,并对她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退役后仍为社会做贡献的行为大加赞扬。
这篇文章也提到了陈晓敏的移民问题,2003年9月,她成为了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在职的硕士研究生,后来为了个人事业,她选择创业并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根据《广州日报》的报道,2013年,由于早年伤病的原因,陈晓敏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为此她辞去公职,随后移民澳大利亚。养病,疗伤,享受人生,成为了她新的人生主题。此外,2016年7月4日,《南方都市报》也写过这么一篇报道,《广东女奥运冠军炒房成富商》,称陈晓敏靠炒房积累了资产,并且移居澳大利亚,成为一家移民投资公司的合伙人。也就是说,陈晓敏移民澳大利亚的时间是在2013年到2016年之间,与2003年她拍卖奖牌相距约十年左右。
其实,陈晓敏作为一名奥运冠军,这种高级别的体育人才,就算是早年真的着急移民,也可以走人才移民的路径。无需通过拍卖奖牌,进行带资移民。移不移民是个人选择,来去自由没什么值得说道的。但有些自媒体将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强行联系起来,是毫无新闻道德的行为。其目的无非是重复“国外的月亮更圆,特权人士们削尖脑袋也要离开中国”的话术罢了。
随着西方近些年来逐渐褪魅,这套话术体系已经破产了,被忽悠的精神皈依者们早已不是舆论场上的主流。更加有趣的是,传播此类观点,包括传播这篇翻炒陈晓敏旧文的自媒体账号,往往是做财经或投资移民生意的,这大概就是在商言商吧。
总的来说,陈晓敏将奖牌拍卖是事实,但是不是卖了399万元很难通过正规媒体报道来确认。目前能够确定的是,陈晓敏那枚2000年悉尼奥运会金牌,在2003年拍卖所得为128万元,并用于建设希望小学,与2013年之后移民澳大利亚无关。将拍卖金牌和移民联系起来,是某些自媒体在当标题党并有意误导。
原标题:奥运冠军陈晓敏399万卖掉金牌举家移民?【差点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