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北京工作十年他一位35岁的北漂决定回台湾

日期:2024年12月16日 21:15 来源:台北女孩看大陆 作者:佚名

35岁生日前一个月,我在北京二环附近的胡同厕所轮流哭过。理由也非常浅薄:我想换工作,当我尝试将简历投向我认为适配的公司时,发现没有回音。

我周围的大陆同事与朋友,都异口同声:这时候别离职,别傻了,你35了现在多难找工作知道吗?

35岁,在过去一年,我花了非常大力气去对抗这个数字。

你35岁了!!!

作为一个自认合格的媒体人,过去一年,“35岁”是热门议题,我用辩证的、客观的、理性的心态看待这么命题。

在别人问我怎么看待“大陆35岁找不到工作”这个命题时,我会分析:看产业,比如我不是工程师,作为撰稿人、记者、写手,其实很多人超过35岁仍在这领域耕耘。我也不在大厂,不用以小红书、B站、周围大厂人的话来给自己施加压力。

有的时候,个人经验、个人体感会把环境的不好放大:有很多人35岁失业,也有很多人升官加薪、跳去更好的公司,我会不断自问“你是否把个人的紧张、焦虑,投射给整个环境?”

我还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你过去没有白活吧?你没有不努力学习吧?所有走过的路都会成为你的养分”。

最后开始安慰自己:大不了回台湾嘛,最坏也就是回去跟家人住,怕什么?工作嘛,骑驴找马,你现在还没失业应该感激了。

2024年,我佛系看着一些机会,投了自己喜欢、也认为适配的新媒体公司,简历连打开都没被打开。我一边告诉自己客观看待环境,一边乖乖当社畜。直到五、六月,在工作中发生了一件我十年来都没碰过的糟糕事情,全面打击了我对工作的最后一丝热情。

甚至我引以为豪的两岸交流,我曾自豪的“交大陆朋友,将心比心”,都面对沈重打击。

(附注: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很糟,我非常气愤,讲出来可能让身边的台湾朋友对大陆有更大误解,所以等我以后想清楚该怎么说,再跟你们说哈。)

七月至八月,我看着没有回音的简历,无意间,刷到几家公司的“兼职写手”“兼职新媒体运营”竟然也有年龄限制,发现就算我想转行,就连服务业都要35、甚至30以下。

这一年,我在招聘网站上刷到过好几次“年龄在35以下”

我突然发现,当我想离开这个让我伤心的工作环境,好像也没有地方可以去。

我身边30多岁的台湾朋友们,有人在转行、有人刚辞职,有人打算辞职全心备考一个哲学硕士。而同龄大陆朋友们,则一直劝我“先苟着”。

“你知道现在30多岁的人去外面多难找工作吗?”知道我想离开,一位大陆同事好心提醒。

这个对比太过强烈。我仍尝试“客观”,一直告诉自己“整体环境未必是这样,这只是我的个人经验”,但这个结论让我的心态更痛苦——北京仍然机会多,我相信这是客观现实。只是,我不够有竞争力了。

八月,我35岁生日,我跟我家人说,要搬回台湾了。我开始办理阿竹回台的繁杂手续。

如果台湾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多人来大陆?

这几个月以来,知道我要回台湾的大陆朋友,都表达了理解。当然也有个别朋友好奇,台湾没有“35岁魔咒”吗?

“台湾目前大缺工,基层服务业工作太多了,加上台湾不管是编辑、记者、还是服务业,收入基本差不太多,也没什么好职业歧视的了。当然,我也还没回台湾职场,这只是我的观察。”

“那为什么那么多台湾人来大陆呢?”朋友问。

问得好,我也曾经看到小红书的大陆网民提出这个问题。

问得好,因为这也是我近期不断与曾待过北京的台湾年轻人,探讨的话题。

我身边来大陆读书的台湾小学弟妹,这两年毕业者或是出国深造、或是回台湾就业,留在北京者寥寥无几(因为我认识的多是文科生,还是传播类这种“天坑专业”)。

我询问了一位2018年来到人民大学就读本科和硕士的台湾00后,今年毕业、已经回台,“你回台湾服兵役,感觉台湾同龄人状态如何?”

“想法很简单,就是早中晚餐吃什么、去哪里旅游,没有找不到工作的焦虑。”

“你作为名校毕业生,其实也是能在北京找到工作的,为什么服完兵役没有选择来大陆找机会?”

“我的同学也有去大厂的,一个月一万二、三人民币,这工资是很不错的,但我感觉他们并不开心。他们有时会说:搞不好30岁就被裁了。”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如果我是现在毕业的,我能如当初那样,没经验、没人脉的情况下在北京找到媒体工作吗?

我2014年毕业后,历经一年的混乱期,当时我仍有一年的试错成本。现在可能吗?

我从未质疑大陆适合高阶人才,我从未否认北京、上海仍有机遇,只是,我是普通人。

我是个过去可能太懒散、可能没有把握住机遇、可能个人能力不足的普通人。

“你记不记得,我们当初为什么会来大陆?”

因为我们是“天坑专业”的学生,不想过一个月三万多台幣、四万多台幣,“五万多台幣算不错”的小确幸生活。

我们想看一下更大的市场,我们确实也在这里碰到很多台湾碰不到的、有意思的人。

我也曾发展顺遂,收入年年增加。我没有后悔来。

只是,我们预料不到这几年环境变化,我们猛然发现,在台湾的朋友似乎、好像在想法和未来规划上,比我们更宽松自在一些。

只是,今年我一直在“自己卷自己”、谴责自己。感觉内心一根弦始终绷紧,最后我把它剪断——算了,小确幸啥的都行,随便了,快乐活着就行。

当我打开台湾求职网站,看见台湾因老龄化、少子化在力推中高龄就业(45岁至65岁)时,纵使知道老龄化后对社会未来并非好事,但我过去一年一直安慰自己的话语,在那一刻,终于真实一些了——

“我才35岁啊!”

35岁回台,你能适应吗?

今年的很多时刻,我都在覆盘自己的过去十年。

我一直在问自己。

“你怎么混成这尴尬的样子啊”“你过去是不是太懒散了”“你过去在干嘛啊”!

“当初字节跳动那些大公司创立时,你偷懒不去试试。一直说自己喜欢做内容,一直安稳地苟着!”

我根本不觉得回台湾就能如鱼得水、立刻适应。回去只是因为台北就业机会算多,我是当地人,有家人支持,能够没有负担地“试错”。

我回去,只是想有一定的试错成本。

台湾招聘网站上,记者、营销人员这类职位,有非常多职缺,从投简历人数来看竞争不算激烈(应聘人数显示普遍落在11-30人之间,甚至有些是0-5人)。但是我过去十年的简历回台湾,在当前的两岸氛围,无疑是尴尬的——特别是在我熟悉的行业。

我熟悉的是周围的大陆年轻人、大陆朋友、北京的职场、北京的规矩,我熟悉小红书和抖音,文字领域则是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

我好久没运营脸书粉丝团了,IG我只用来看泰国明星动态,更别说现在台湾流行的“脆”(Threads)。

而如今台湾的电视剧中大陆用语不少见,但可以时不时见到论坛上的“大陆语警察”出动,指责某本书、某位明星、某位网民用大陆用语。我的公众号台湾读者不少,但通常是具备大陆经验的台湾人。

我估不准我离台湾本地读者,有多远的距离。更别说我的人脉几乎全部在北京。

回去,重新适应,我其实很害怕。

但另一方面,我知道现在的台湾与十年前确实不同。如果要做好两岸议题,回台湾接一下地气,真正认识现在的台湾,对我而言也有必要。

我还是不认为两岸有很强的民间对立,还是有必要让读者朋友看一下“大陆媒体上没有的台湾”。

上周我与一家台湾媒体公司面试,我老实跟对方说了,“我与现在的台湾难免有一段距离,我会有一段学习期。”

我不知道回台湾会不会(或是能不能)继续做媒体相关工作,但我会不间断地更新公众号,也会尝试更多选题,这是我目前唯一能确定的。

我不会放弃写作与学习,也期望读者朋友不嫌弃。

在我前几期文章提到可能会回台湾时,有大陆朋友在后台留言,回去做什么?难不成帮绿营做宣传?会不会回去后反水当两面人?(后来对方跟我解释,这是开玩笑的,没有恶意。)

嗯,结合最近的两岸新闻,有读者朋友这样想,也不让人意外啦。

所以下一篇文章,会写一下,对于从大陆回台湾的人而言,“反水”“当双面人爆料”,会是一条出路吗?

我会结合这十年自己在“北京台青圈”的经验,从理性的角度聊聊,撇除伤害两岸朋友情谊之外,“赚人民币后,回去狂骂大陆赚流量”,真能成为一条被不断复制的路吗?

这篇我一定会写,但目前还没想到如何写好,请各位稍等一下。

纵使我心情差,阿竹仍然胖胖的哈,大家不用担心。

今年大家都不容易,在此跟各位说一声:辛苦了。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114527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北京工作十年他一位35岁的北漂决定回台湾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586) 热点(2622) 新闻(13120) 国际(5200) 娱乐(4486)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00) 音乐(2082) 民生(3685) 行业(281) 财经(1622)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8)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4) 医学(356)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98)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89) 社会(9824) 观点(1016) 房产(1101) 汽车(282)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4) 展会(4) 数码(208) 足球(222) 体育(1069) 教育(1372) 高校(1643) 法制(2191)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594) 美女(19107)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4)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59) 趣闻(179) 历史(364) 人物(92)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