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淳与吴萍夫妻间的相濡以沫
他是她活下去的理由,她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书中,吴萍说,郎永淳给了她第二次生命,是她活着的理由。“我的一生都是跟这样一个男人连在一起。”两人1994年相识于北京广播学院。还没毕业的郎永淳当时已被央视《新闻30分》录用,住在了节目组安排的宿舍里。令吴萍想不到的是,郎永淳不知从哪弄来了一辆自行车,每天下午从央视下了节目后,便从长安街的最西头骑到了最东头,到了学校也常常是说不上几分钟话,又匆匆骑车回单位,“来回四个多小时,他却一副很满足的样子。”
2014年2月14日,新书发布会那天,其实也是吴萍病情稳定后首度公开亮相,身为丈夫的郎永淳自始至终紧紧握着妻子的手。这种彼此给予对方的感动,让不少在场的人为之动容。而谈到妻子,郎永淳说,当初在生病的一年里,吴萍感觉世界塌了,抛弃了她,“我的手一直握在那,就像电源充电的电极一样,我要告诉她我有能量,会源源不断输给她,让她知道哪怕世界抛弃了她,还有我——有我就有世界。”
夫妻近20年,吴萍早已是郎永淳身体的一部分了,就好像照镜子,镜子里出现的那个影像。“我们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彼此的爱从特别浓、特别热烈,再到一片云烟,淡得萦绕开来,但这样的爱却是立体的、丰满的。我希望我们的爱能相互交织在一起,萦绕弥漫在每一个24小时中。”
郎永淳吴萍抗癌四年后的幸福感
幸福来得太波折,“进步是我们的幸福”
2014年初,吴萍在北京做了核磁检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这“一切正常”意味着这个家庭结束了冰火重天的2013年,也结束了郎永淳口中,自己活了40多年,最难熬的一年。这一年里,儿子晓雨放弃了名校的机会,陪吴萍一起到美国开始独为异乡为异客的生活。儿子负笈游学,吴萍带病休养,前者寄宿在白人家庭,后者则单独租房陪读。
郎永淳说,人都有特别敏感的时候,尤其是当初看到病情检查通知单,看到孩子在异国他乡环境受到的文化差异冲突,自己流过泪。看到夫人多愁善感,身边没人帮助,自己内心也表现出了最柔软的一面,“但眼泪总会有流干的时候,我希望眼泪只是我宣泄的过程,而我也会迅速地回到那个阳光的状态。”
回望整个家庭抗癌的四年,郎永淳说,自己其实是一个理想,完美主义者。在他印象中甜蜜美好的生活应该是百分之百的,不应该有这些磨难与挑战,“但在解决的过程中,让我们每个人都内心如此强大,即便我们泪流满面,即便曾怀疑过是否被这股世界抛弃了。”而当问他幸福么?他用一种释然地语气说,“经历了这么多,我体会到的幸福跟常人太不一样。这份幸福来得太波折,也太有挫折感。这感动的流泪中能看到我们的成长,而这进步就是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