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为缺乏社会经验的群体,从小到大都是在身边人的“建议”中成长起来的,家长,老师,专业人士,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听取这些人的教育,回过神来却发现,有时他们的建议安在自己身上并不合适。
专家,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有很高成就的专业人士,他们是行业内的翘楚,是教育界的精英,但近些年来,个别专家提出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建议,却每每引人发笑,不禁让人想,到底是他们的专业水平本就有待商榷,还是双脚离地太久,不能体察民情了呢?
2023年刚开始没多久,就有网友评选出十大胡说八道专家,这里我们不针对专家个人,只谈他们提出的建议,看看到底有多气人。
【经济学家陈浩:谁家没有50万?】这位老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还是中科院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本来是高知人群的代表,受学生尊重,却在一档节目中表示,谁家没有50万呢?中国人没那么穷,没有50万的网友表示,自己被陈老师单方面开除了国籍。
【清华教授许宪春:通过出租空闲房子挣钱】清华大学可是学子们的最高学府,能在这里任教的老师无疑都是行业内精英,不过身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教授,许老师在谈年轻人增加收入时提出建议:可以通过出租不用的房子或者依靠不用的汽车送货来赚钱,怎么这年头年轻人都是有两套房、车的吗?
【厦大教授赵燕菁:年轻人不生娃可以适当罚款】人口问题如今迫在眉睫,为了鼓励生娃三胎政策开放,还有鼓励生育补贴,许多专家也在深入研究鼓励生育的问题,厦大教授赵燕菁就提出了建议,可以适当惩罚那些不愿意生娃的人,不生娃就不能享受买房、退休养老等政策,听听,这多气人。
【匿名专家提议:对失业者征收失业税】现如今大学生就业成难题,受大环境影响,还有不少往届生刚就业没几年就被裁,被迫失业的,大学生也不是不想找工作,只不过不愿意将就和内卷。
结果就有专家提议,提议可以对失业者征收失业税,这样就没有大学生躺平了,大家都卷起来,人人有工作,去掉惰性,这言论大概是太欠打了,所以没有找到究竟是哪位专家提出来的,大概也知道自己公开提议会被网友攻击吧。
除了以上这四个奇葩言论,还有六位专家的建议入选,一个比一个气人,比如说北大一位教授建议农民不要用机器割麦会污染环境;复旦经济学教授建议将汽油价格提高十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有专家提出不能提高劳动者工资,失去制造业大国的优势。
“不能取消预售制度,可以减少烂尾楼”“60岁以上老人重新参加工作”“年轻人要多工作,不要考虑个人收入”这些都是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提出来的,或许个别存在被网友断章取义的情况,原意并非如此,但身为专家和教育者,出口的建议应该深思熟虑,哪怕是用开玩笑的口吻在公开场合说这些建议,都是缺乏理性和严谨思考的。
专家建议针对性强,引大学生反感
可以发现,这些专家大多数都是从事教育事业的,每天接触大学生应该更为大学生考虑才对,但是他们的建议大多却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在谈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并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考虑,而是站在资本的角度,替用人单位谋福利。
这就是为何当代大学生一提起“专家建议”就反感的原因,当今大学生数量多,就业难,而专家的建议却处处针对这届群体,包括生育和消费的提议也没有站在大学生立场,这让自小就接受各种建议长大的大学生十分抵触,也给大学生就业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
专家作为行业内的精英,学历高见识广,更应该意识到自身言论对外界的影响,对说出口的话要慎重考虑,为人师表给大学生做好榜样,此外专家们也要从高处走下来,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提高幸福感的建议,而不是引起不必要的焦虑,别再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可笑言论。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些专家的建议呢?
原标题:十大胡说八道专家评选出炉,建议一个比一个气人,引大学生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