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疫情反思:城市化是不是可以缓一缓?

日期:2020年03月22日 17:08 来源:凯迪社区 作者:佚名

 

图片:本来熙熙攘攘的上海南京路商业区,在疫情中的状况。某种程度上,这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首先向生存在重点疫区的朋友表达慰问。

    这次新冠疫情相关,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大到不忍详细统计。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该仔细考虑得失因果,考虑如何“亡羊补牢”的时候了。

    这次我们胜了(国内),惨胜。下一次我们行吗?

    一个官方、经济界(部分)不愿面对的事实就是:城市化、特别大城市化与公共卫生安全的矛盾。

    最近许多“专家”、媒体在研究病毒源头在哪,但经常有意无意地回避传播条件有关的问题,譬如有关大城市化与疫情的关系。

    对于疫情,人口密集和人口流动性高,这都是明显的负面因素。人口高密集度、人口高流动性的大城市,自然会存在着天文数字的近距离接触、人的流动和众多公共封闭场所,当疫情流行时几乎不可避免因此大面积沾染,更容易成为一个大面积的靶子。

    以上不是我研究的,流行病学有理论大意如此——中学课本上就有,只是大家平日不大在意罢了。

    很遗憾,武汉就是个典型的特大城市,人口超千万,经济较发达,容纳了湖北大半打工者,外省来人也多,具备“人口超级密集、人口流动性大”两个核心不利因素——毫无疑问这给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优良的”传播条件。还有北上广和香港,每次疫情都难以幸免。

    放眼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多达130个,超过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数目,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增加,更多的中小城市也在扩张中——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力军。可事实证明,中国防疫,因这些城市、大城市随时面临着巨大压力。

    放眼世界,那些城市化程度高从而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和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国家,几乎无一不是历次疫情的受害者甚至温床——比如意大利,旅游胜地,每年到意大利的游客,光中国人就600万,有疫情就很难幸免。

    还有那些发达地区、国家,因为与繁忙的经济活动相关的从业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也同样面临着较严重的疫情风险。以上虽然也有环节防疫松散、一般卫生条件等其它问题,但基础环境如此,那些事的确难以避免。。

    所以,城市化、包括大城市化的进程是不是可以缓一缓?在城市有足够的能力消化各种负面因素之前,不宜大踏步城市化。

    某种程度上理解各地对经济发展的渴望,毕竟“聚而财”很容易快速发展,但事实证明,背后蕴含的某些风险是我们承受不起的——比如疫情,比如污染,比如治安问题,比如物价高企民生艰难…太多了。

    风险与收益,难免抵触;速度和稳定,必须权衡。相当程度上,从远期考虑,稳定发展更为现实、更科学。

    无视风险,最后只能遭到事实的惩罚,得不偿失。

    没错,疫后的我们更需要缓下来仔细思考,思考更安全更全面的发展模式。

作者:浪子背包客,诗人、词人、作家、时评者,倡导社会平等公义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72498c9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疫情反思:城市化是不是可以缓一缓?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25) 热点(2628) 新闻(13187) 国际(5243) 娱乐(4571)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03) 音乐(2082) 民生(3732) 行业(300) 财经(1651)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59)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5)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62) 观点(1022) 房产(1112) 汽车(286)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8)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1) 教育(1378) 高校(1651) 法制(2203)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37) 美女(19411)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