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条条大道通罗马”,意思是付出努力,异工同曲,终归会到达成功彼岸,和不到长城非好汉有着相通的意思。
由于古罗马建筑先进、繁复、建筑技术高超、设计精湛,后人便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表示很多先进技术、物质文明或成就,都不是简单达成的,而是经由很多人、很多努力,才能够完成。
梦想是个好东西,有梦想才有动力。
日本从2000年开始,已经有18人获得诺贝尔奖,从甚嚣尘上的口水中,人们也翻出了日本曾立下的宏誓,50年内拿下30个诺贝尔奖。也许诺奖是日本人在国家全面进步后在人类科学领域的罗马梦。
自从近代脱亚入欧、战后美国的现代改造,日本一直保持了中西合璧,狭窄领土导致的岛国危机意识,驱使日本在各领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其严谨精神在当今世界与德国人并举。其实他们追求诺奖口号是多余的,几十年脚踏实地的默默耕耘,收获是迟早的事。今天日本制造的产品品质已经享誉世界,国民素质和社会状态也被世界广泛认可,科技领域被世界瞩目是早晚的事。如果有一天日本的电影在好莱坞大出风头,也不算奇怪。
当一个国家步入成熟正常的运作系统后,社会各领域会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下良性发展,开花结果是天道酬勤水到渠成的事。
当我们惊诧于日本再获诺奖,很多人心头有点震动,看多了抗日神剧的爱国者们甚至咬牙切齿愤愤不平。于是乎,看见有人说,咱们也可以重金扶持科技人员,有一天同样可以拿诺奖,为中国人挣点脸面。
笔者除了呵呵一笑,剩下的是满腔的寒凉。如果拔苗助长可以提高生产率,我们早已经是世界一流了。
翻开历史,类似的壮举数不胜数。前段时间,被国人广泛谈论的芯片,也是。
当国内一流名企因为小小芯片,被美国人卡住脖子,命悬一线,爱国者门义愤填膺,恨不得扒了美国的皮吃它的肉。
当然也有冷静的,例如格力老大董明珠,誓言要在芯片领域有所作为。对于董阿姨的焦虑,作为浸淫制造领域二十多年的笔者来说非常理解,但如果作为投资人,我会毫不犹豫给出差评。对微电子领域有深入了解的人应该知道,芯片虽小,但它产生于多种学科长期知识积累和培育的结果,它是电子学及制造技术深度发展后才产生的,而非一朝一日一蹴而就。夸张一点说,芯片的诞生,不仅有多学科的同步协同发展,还有自由良好的科学人文环境为支撑。这一点,和竞技体育领域短平快,快速出成绩有本质差别。
科学是个社会系统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人定胜天,大干特干,多快好省,无济于事。
科学领域,有付出不一定就出预期结果,付出是必要条件,不一定是充分条件,产出有必然也有偶然,但偶然的结果来自于持续的必然付出。
看看老掉牙的故事。
爱迪生发明灯泡,连稻草都试过,在钨丝之前,可以说都是失败的;伦琴发现X射线,也是无意偶然的。但如果有人给爱迪生立一个计划,多少次实验发明灯泡,给伦琴规定多长时间发现X射线,估计人们会觉得是个天大大笑话。
所以哈佛大学,推崇人们返璞归真,对科学探索领域要抱着天真好奇而不是世故功利的心态,即源于此。
如果20年前,有人给莫言规定,20年必须拿下诺奖,好笑吗?作为莫言来说,写作是爱好是兴趣,拿诺奖不是兴趣,只是自然回报和世界认可。
万丈高楼平地而起,牢靠的地基、精湛的建造技术、良好的建筑材料,才可能建造出精品建筑。可以造出汽车,但不一定能造出发动机;可以制造电脑,但不一定能制造CPU。
流水线可以加工产品,但加工不了人才。
人定胜天,好大喜功,宏大计划,可以在政治领域搞搞事,就像委内瑞拉的查韦斯,造就世界最高比例的千万富翁。
科学领域和软实力,计划思维的作用真的不大。
如此下来,会有脑白精较真,按你这么说,那我们岂不是束手待毙无所作为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可以去建造,前提是你得先培训好建筑师,找到高超的项目计划调度,打好地基,备好材料,等等。
你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需要复杂的社会系统支撑的多领域的协调合作。前提是解放每一个人的脑袋,开启智慧,激发社会活力,在此之前,一切勿想,一切免谈。
原标题:诺奖,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