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无论怎样都会到来。只可惜,在商业大潮席卷的时代里,它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吃月饼,赏月亮,已经被抽象成一种符号,人们不再显得“兴奋和热忱”;举家团圆,亲朋汇聚,已经被看成是难得的际遇,人们不在显得“急切和热情”。
所有的决定越来越“焦灼化”,“中秋团圆”越来越难,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真实的图鉴。那些漂泊在大都市的江湖儿女们,有太多说不出的苦衷,他(她)们身背功利的标签,但却多半是功利焦灼的一群人。说一句:“回趟家能死”。看似云淡风轻,但在竞争如兽的丛林里,所有人都不敢懈怠。于是,忠孝不能两全,所有的苦衷,只能化作一句“回不去”或“太忙了”而终结。
一切的行为越来越“功利化”,这从“送月饼”就能窥出几分端倪。“商业上”的礼尚往来,这就不用多说,月饼吃不吃不重要,重要的是“送月饼”可以刷出自己在圈子里的存在感。人情上的迎来送往,这就比较有讲究,越是关系好,就越“不送月饼”,因为谁都清楚月饼包装比月饼贵,送的仅是面子罢了。于是,对于关系亲疏的判断,往往看一看包装就能知晓一二。
所以,“中秋团圆”的民间精神就稍显尴尬,“中秋节”的存在,更多是一种异化层面的意义,它被完全裹挟在商业潮流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比起商业大潮的裹挟,最令人心痛的却是“家族的分崩离析”。
坦白讲,在“中秋节”能聚全一家人,真可谓有种召唤神龙的快感。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也都是小范围的团聚,能完整的将“三代人”集全的中秋聚会,就已经可以称得上很幸运,因为有太多家庭,“过中秋”也只能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远程的团聚实现。
对于这种离散的现实,如果说是“一种无奈”,倒不如说是“文明进化的遗失”。在生活贫瘠的时代里,过节氛围浓,吃月饼就是吃月饼,赏月就是赏月,意义总能找到行为的影子。而今天的人们,对于吃月饼的初衷和赏月的意义,就是一种仪式感的情境涉入,那种意义和行为的交融感受,再也找不到了。
不得不承认,在一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回望“节日文化”的意义,也只剩所谓的“仪式感”,至于心神领会的交融感,着实难再回首。这种尴尬的局面中,有太多琐碎难以厘清,但是以下几点却又不容忽视。
其一:文化仪式无法阻挡“家族的分崩离析”。
“情感疏离”这种提法,已经很普遍。无论是父母对子女的抱怨,还是个体在仪式面前的感慨,都已经很能实证这一点。是的,我们的生活加速了,“家族的分崩离析”就显而易见,在幸福感的判定上,与可量化的物质层面,又不是绝对的“正相关”。于是,人们彷徨着,迷失着。
在消费浪潮汹涌的时代里,人们变得实际,但却不着边际。每一个人都在忙碌自己的事情,并美其名曰追逐“梦想”。但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搞清楚,梦想重要还是生活重要。很多时候,人们在追着的脚步中,听不清内心的声音。
于是,随波逐流,不管不顾,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但是却终将失去自己。不得不承认,“情感疏离”是一种时代特征,原子化的个体除却会凸显这种特征,几乎很难再将其拉回到情感浓烈的时代。说到底,时代已变,无法阻挡。
其二:文化传承就是仪式感的固化,生活终将与之分离。
一些中老年人常担忧,“年轻一代”会垮掉,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年轻一代”非但没有垮掉,反而强势登场。对于,类似“中秋节”这类节日的理解,事实上,“年轻一代”比“老一辈们”更为纯粹。
“年轻一代”没愁过吃,也没愁过穿,对于节日的理解,很容易直接往“文化的祖坟”上刨。就认知的高度上讲,应该是直达的一个过程;而对于“老一辈们”,最为深刻的记忆就是物质贫瘠的生活碎片,所以谈到“节日文化”的意义,起码不会忘记“饥饿意识”。
这种“饥饿意识”对于节日的气氛推动,确实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只有文化成为仪式被固化下来,生活与文化相对分离,才能代表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向前。但这个过程中,却必将迎来旧式秩序的瓦解,紧接着就是我们的“不适应”。
其三:自古以来,节日文化就是商业浪潮的婢女。
很多人反对将“节日文化”与“商业勾兑”,可事实上,“节日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就是:“扩大内需”。这种功能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一直存在。所以,对于“反对”节日文化商业化进程的人群而言,显然就有些过虑了。
从表面上来看,现在的“节日气氛”几乎被商业信息裹挟,但本质上讲“过去”和“现在”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传播方式变了,信息多元化了。所以,感受到的冲击就有所不同,但这种不同是因为“文明在进化”,而不是“本源在异化”。
说到底,“节日文化”作为“商业浪潮”的婢女,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历史前后的对比,还是地域横向的对比,都很难找出“节日文化”与“商业浪潮”分离的例子。如果硬要承认有类似的例子存在,也将同时会证明那个时代还没有文明产生,所以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