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北约撤军阿富汗西方旗帜降落
中国多年来未曾卷入阿富汗内部事务。被北约陈兵西部边陲13年之久,中国依然没有动摇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又有什么必要在此时急匆匆地改弦易辙呢?
2014年12月28日,北约联军从阿富汗撤退。白宫虽一再强调要给阿富汗战争一个“负责任的结局”,世人所想到的都是伊拉克的前车之鉴。斯人远去,中国该作何应对?
我们可以认为阿富汗战争是西方帮助一个落后国家,并抗击真正的恐怖主义威胁,但美国也将其战略部署混杂于其中,介入了中亚战略格局。至于中亚的重要性,美国人也早早地大声疾呼过了:远至麦金德的“世界岛”,近到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阿富汗都是心脏、支轴、关键。也有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军在阿,如鲠在喉;美军不在,边疆不靖。
现在,阿富汗的大门似乎突然敞开了,如同四十大盗的山洞般展现出巨大的诱惑。有人急不可耐地发问,在“世界岛”的心脏忽然出现了力量真空,中国不准备去填补吗?不可否认,中国现在是阿富汗的最大投资者,阿富汗新总统出访首选中国,美国也希望中国分担阿富汗战后重建的责任。中国要推行“一路一带”,阿富汗更是绕不过去的节点……更何况,阿富汗的“三股势力”时刻威胁中国西北边疆安全,毒品问题也不容小觑……种种因素,使人明知阿富汗是烫手山芋却还忍不住想吞,就像俾斯麦面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诱惑一样。
然而,阿富汗也有“帝国坟场”之名,宗教、民族、部落冲突剪不断理还乱。即使苏联、美国转身离开,阿国内各路势力背后依然不缺少外国的影子:巴基斯坦、印度、中亚三国、海湾诸国……早已摆好阵势,暗战多载,之间的利益诉求不乏对立,却都是中国的邻邦甚至战略伙伴。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极难协调,一旦入局,顾此失彼恐怕在所难免。
阿富汗的恩怨情仇如此纷繁复杂,牵涉的势力如此之多,但有一个大国始终不曾卷入其中,那正是中国。阿富汗历史上的中国名字,只有法显、玄奘,以及前来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的丘处机。这一置身事外的地位,不失为中国外交的宝贵遗产。阿富汗的民族、宗教、领土问题,迄今为止与中国无关。中国只需要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而这是一纸真实有效的边界条约就能带来的,就如同1955年中阿建交、1963年签订边界条约之后那样。
因此,中国没有理由去干预阿富汗局势。
何况,美国虽然撤军,但与阿富汗政府的《双边安全协议》尚存,大批现役美军仍以“顾问”身份存在,还有几万名雇佣兵,中国在阿富汗的安全问题上并无太多着力点;至于经济援助,则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中国这个新兴大国而言,目前并没有什么手段能够对阿富汗施加有效影响,更何况,中国一直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正所谓:“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被指责为“明哲保身”也好,被揶揄为“搭便车”也罢,一些原则始终是外交行为中颠扑不破的真理。毕竟,被北约陈兵西部边陲13年之久,中国始终没有动摇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为何要在此时急匆匆地改弦易辙?
中国是最早呼吁“阿人治阿”的国家,在2014年10月底首次承办了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谈判,并提出了有关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五点主张”,重申了对阿富汗的和平重建与民族和解的支持。这明确地预示着,中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明智地扮演超然的斡旋者角色,就像在巴以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一样。
接手“烂摊子”并不是大国的“必修课”。阿富汗局势当年远比今日糟糕,美国不也一直无动于衷么?美国倒是接过法国的枪,进入了印度支那,结果却是越战的惨败。20世纪初的德国失去了俾斯麦的谨慎与克制,又有什么好结果呢?一些西方人宣称中国应当“有所作为”,担负起莫名其妙的责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中国要做大国,自然会肩负起众望所归的责任,但并不一定是现在,更不会走西方的老路。
中国应当始终遵循自身的逻辑向世界迈出步伐,宁可慢一些,也要稳一点。
原标题:美国抛下阿富汗,中国别忙着补缺